首页 / 电脑数码 / 评测报告详情

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众测分享:移动存储也高速

标签: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 NVMe 2019-05-28 15:51 24830 1252 7

众测产品为ORICO M.2 固态移动硬盘盒,对其进行了外观展现,内部拆解,安装演示,以及性能测试。

前言


最近闪存的价格不断下跌,算是个入手SSD和内存产品的好时期。如果有移动存储的需要,也可以考虑把小巧的M.2 SSD装入移动硬盘盒里,来代替传统的移动硬盘。这次众测的ORICO M.2 NVME固态移动硬盘盒就是这样的一种产品,该硬盘盒支持NVMe协议,接口采用USB3.1 GEN2,该接口理论的最高速率可以达到10Gbps。下面就请大家和小熊一起来看看这款硬盘盒。


开箱及外观


硬盘盒的包装风格比较清新,白色底色,正面有产品的渲染图,上面有产品的英文名称,下面标注最高速度可以到达10Gbps,正面没有任何的中文标注。



包装侧面



包装背面终于出现了中文说明,有产品名称,型号,尺寸,接口,最大速度以及最大容量的介绍。



内部塑料盒子采用了抽出式,分成上下两层,上层装有硬盘盒主体,下层装有附件。



除了硬盘盒,附件包括:使用说明书、安装固定螺丝、十字螺丝刀、导热硅脂垫、USB Type-C to USB Type-C数据线,USB Type-C To USB Type-A数据线。



盒子尺寸为108mm×34mm×11.5mm,净重量(未装固态硬盘前)则为39g,还是比较方便携带的。由于是透明的塑料盒,外观显得比较通透,一面有蓝色铝合金材质散热片,来辅助内部的SSD散热。这块散热片除了蓝色外还有银色、蓝色和黑色的配色可选择。 这一面接口处还有奥睿科的LOGO。



硬盘盒背面依旧是透明的,可以看到里面的PCB以及芯片。



盒子还是有些厚度的,在12mm左右。



拆解及安装


硬盘盒两部分通过水平的卡扣固定,打开方式是把一部分推开。



打开后,蓝色的散热片是用螺丝直接固定在硬盘盒上的。其中的PCB部分却并没有固定在硬盘上,是夹在两部分硬盘之间的。



没有散热片的那部分硬盘盒有标注部分参数,最主要的信息是供电的情况,电源输入功率为5V/0.9A。



PCB的一面有几条铜带,应该是起到加固PCB的作用,如果是SSD的两面都有芯片,可以贴上硅脂垫贴上这部分铜条,应该也会有辅助散热的功效把。


PCB上有4个圆孔,对应的是2280、2260、2242和2230不同尺寸SSD的安装。



▼ M.2接口采用了M key 插槽,接口部分上面还有层海绵来做缓冲。




PCB的另一面可以看到不少芯片,最主要就是这颗智微的JMS583主控芯片,是目前出货量最大的nvme转USB3.1 GEN2主控芯片,除了奥睿科,还有金胜、佳翼、SSK飚王等厂家都有大量成品硬盘盒



硬盘盒支持NVMe 协议的M.2 固态硬盘,但不支持SATA协议的M.2 固态硬盘


我使用的M.2 SSD具体型号为WD BLACK SN750 1TB NVMe SSD,即黑盘SN750,官方给出的1TB连续读写速度可以达到3470MB/S,3000MB/S;随机读写可以达到515K iops、560K iops,是一款高性能的NVM协议的M.2 SSD。



螺丝和圆柱体就是来固定SSD的,导热硅脂垫只有两片,还是比较吝啬的。



具体的安装方法是用圆柱体中间的空隙夹住SSD,对齐PCB的开孔,在PCB另一面上好螺丝就固定住了。PCB上不同开孔就是对应不同长度SSD来设计的。



导热硅脂垫只有两片,主控一定要贴上的,否则主控温度升高,肯定会降速的。



或者你可以像我这样,把硅脂片剪成两片,基本所有的芯片就都能照顾到了。


然后合上两边的盖子就可以使用了。但是这里的设计有问题:SSD虽然不需要螺丝固定在盒子上,但盒子上有卡槽来定位SSD,这些卡槽是设计在没有散热片的那半个硬盘盒上的。如果SSD上也贴好了硅脂垫,在进行上推过程中,由于中间的硅脂垫的摩擦力,就很难完成推上盖子的动作。



接口为TYPE C,优点是不分正反,比较好插入。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支持WindowsMacLinux系统,接入后在底部有蓝色的指示灯,如果是工作状态灯光会不断闪烁。



一根数据线两头都是Type-C;另一根一头Type-C,另一头是Type-A。



硬盘盒不是直插式的,外出携带忘记带线还是有点麻烦的。



性能测试


分别做了3组测试,第一组是SN750装在硬盘盒中,插入PC的USB 3.1 Gen1接口进行测试;第二组是SN750装在硬盘盒中,插入PC的USB 3.1 Gen2接口进行测试;第三组是SN750直接插入主板的M.2接口进行测试。


USB 3.1 Gen1接口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5Gbps;USB 3.1 Gen 2接口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10Gbps。


具体测试条件

CPU:intel i7-9700k

系统:1809(17763)

设置:CPU C-sates(省电模式)—关;电源计划—高性能。


AS SSD Benchmark



CrystalDiskMark


Anvil's Storage Utilities



TxBENCH



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连接USB 3.1 Gen 2接口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10Gbps是没啥问题。但是其实即使是PCIE X2速度的NVMe SSD,连续读写也远超过1000MB/S,如果是真是把M,2 SSD装入硬盘盒子不免有些浪费。像SN750这种高性能的NVMe SSD性能更是损失了差不多2/3。其实我觉得SATA协议的M.2SSD更适合放入硬盘盒使用。第一,一般都是以前购买的,现在可以继续放在盒子发挥余热;第二USB 3.1 Gen 1的最高速度和SATA协议SSD的最高速度差不多,不会造成太大的性能损失。如果真要完全发挥NVMe SSD的性能就得闪电接口。


温度测试


测试温度的方法为使用CDM等测试软件让SSD运行在高负荷下,使用CrystalDiskInfo对SDD进行温度监控。


▼ 没有散热块的WD BLACK SN750直接接入主板M.2接口的最高温度在64℃左右;装入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由于盒子上带有散热块的左右,最高温度在56℃左右,自带的散热块还是有些作用的。



PK传统HDD移动硬盘


和传统的HDD移动硬盘比较下,移动硬盘为希捷移动硬盘 1TB,转速为5400RPM。



使用对拷的硬盘也是一块M.2 SSD,连续读写速度远大于1000MB/S,不会给测试带来瓶颈。测试文件为一款游戏的免安装程序,既有大文件也有小文件。


首先是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+WD BLACK SN750


把测试文件从M.2 SSD复制到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内的WD BLACK SN750。



从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内的WD BLACK SN750复制文件到M.2 SSD。



希捷移动硬盘 1TB


把测试文件从M.2 SSD复制到希捷移动硬盘 1TB。


从希捷移动硬盘 1TB复制文件到M.2 SSD。



可以看到 ORICO M.2 固态移动硬盘盒+ WD BLACK SN750的组合速度是希捷移动硬盘1TB接近5倍


总结


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插入USB 3.1 Gen2接口后,理论提供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10Gbps,实际传输文件也在600MB/s到700MB/s左右,远高于传统的HDD移动硬盘。但是由于NVMe的最高速度大于USB 3.1 Gen2的速度,这就造成很尴尬的局面。如果去追求高性能,可以去使用带有雷电接口的硬盘盒。者干脆选择支持SATA协议的M.2 SSD移动硬盘盒(USB 3.1 Gen1接),这样性能损失基本没啥大的损失。如果觉得雷电接口太贵,USB 3.1 Gen1接口性能太弱,就是觉得USB 3.1 Gen2接口刚刚好,可以采用PCI-E X2速度的NVMe SSD,这样性能损失不会太大。




优点
  • 有散热片,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
  • 理论提供​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10Gbps
  • 比传统的移动硬盘更加小巧,方便携带
缺点
  • 装入硅脂垫后,打开关闭都不太容易
  • 装入高性能NVMe SSD,性能损失大
  • 外壳为塑料,容易造成磨损。
  • 导热硅脂垫送的太少。
  • 接口非直插式的,出门带根线麻烦。
楼主评分 7.7 总分:10分
  • 外观:
    8.0
  • 性能:
    8.0
  • 价格:
    7.0
119.0
作者心动价
网友评论
ORICO M.2固态移动硬盘盒众测分享:移动存储也高速
1 7 1252 作者:bearbe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