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More四单元圈铁耳机,在外观设计上,无论是包装盒还是产品本身均为轻奢华风格。在结构上采用了单动圈+动铁三单元设计,动圈负责中、低频段,动铁三单元负责高频段与超高频段,音乐音效表现出色。
曾经对于入耳式耳机不是很感兴趣,一个是觉得对于听力会有影响,另外一个,是觉得效果不好,还有,觉得本人是木耳,听什么都一样。 直到有一天,我把一个尘封多年的奖品,阿思翠小钢炮打开,启用之后,才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,原来不是入耳式耳机不好、不是入耳式耳机效果不好,不是木耳,只是因为没有用到好耳机。
1more是知名的品牌,根据介绍,这次的四单元圈铁耳机,以动圈负责中、低频段,动铁三单元负责高频与超高频段,让我很是期待效果。感谢太平洋聚超值,幸运的获得了这款耳机的试用机会。
耳机到了,有个20厘米见方的非常厚重的盒子,黑色底面,上面耳机的外形图,感觉不同。
盒子的左下方有Hi-Res AUDIO 的高解析认证标志,可惜角落被也野蛮快递磕坏了点。
右侧则是中文书写,四单元圈铁耳机,以及一些产品介绍。
仔细看下如何打开盒子,才发现原来外面是个封面,里面的盒子,需要抽出来。
抽出之后,却仿佛是看到一本精致的书籍,深咖啡色的硬质书面,上面一条悦动的横线,上下分别是1More和hear more的英文字样。
侧面是磁吸开关,金属色,上面印有1MORE DESIGN(万魔设计)的英文字样,
轻轻掀动,听到卡塔一声,盒子打开了,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世界。
打开之后,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,好精致漂亮啊。
将上面覆盖的透明塑料保护盖取走,可以看到里面整齐摆列的配件和耳机,到底不一样啊,起码我的感觉就是这样。
左侧可见耳机,一个有1MORE印记的线夹,一个有1MORE印记的飞机双通道转换器。
耳机耳塞扥都嵌在定制的凹处,并且有两侧的凸起,确保牢固。
左侧下方则是收纳皮套。
右侧这个各种尺寸的耳套,分别是5对硅胶套和3对海绵套,可谓是必有一款适合你,对于入耳式的耳机来说,一个合适尺寸的耳套是很重要的。
右上方则是6.5mm转换头
将收纳皮套取走,耳机线和接头隐藏在下方。也是包裹的很好。
其实除了这些,还有纸质的说明书等3份材料。
线夹、航空转换头、6.5mm转3.5mm转换头,线夹比较紧,不好用,后来就没有用过;航空转换头,这个好像平常没有什么用处,也没有用过;至于6.5mm-3.5mm转换头,好像暂时也没有适用的场合。
耳机的线还是比较长的,超过了一米。颜色是红黑相间,暗红色,原因是外面是咖啡色的TPE线管,所以看起来是暗了。里面是无氧铜线包裹着凯夫拉抗拉纤维,采用了多重绞合设计,可以让线材更加耐用。
说实话,我还真不敢使劲拽试试,万一拽折了咋办。
线控和分线器都是金属的,钨金色,给人的感觉轻奢华,不凡。
3个按钮略微突出,方便触摸。两侧的按钮平面是略微凸出,而中间的按钮平面是略微凹进的。这个设计本意应该是为了区分,但实际适应下来,感觉内凹的更加明显,应该设计成2侧表面内凹,中间表面凸出,更加适合。
1More四单元圈铁耳机的造型很是独特,有点像飞机引擎。
钨金外壳中间有红色点缀,很是漂亮。根据介绍,使用了耐用的航空级铝材,经过喷砂、高光钻切、laser等22道工艺。后音仓金属经过双色氧化工艺处理。
从整体外形看,1More的这款耳机精致、漂亮、有个性。不过耳机除了好看,更重要的是要好听,那么它的效果如何呢?
万魔四单元圈铁耳机,采用了单动圈+动铁三单元的结构设计,动圈负责中、低频段,动铁三单元负责高频与超高频阶段。
耳机的官方技术指标如下:
那么就来实际听下,看看效果吧。
鉴于大家听音乐都习惯于使用手机,所以设备就选用了普通的手机,OPPO R9。
1More耳机有8套耳套,加上自身带的,一共有9套。入耳式耳机,一个合适的耳套对于佩戴的舒适度,音乐的欣赏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我也是反复试了几次,选择了一个最舒服的。
为了有合适的,耳机都是要煲机的,万魔网站有一键煲机软件,使用方便。
与普通入耳式耳机直插式的设计不同,1More四单元耳机采取了45度斜角入耳式设计,佩戴更舒服。
选择的音乐是惠威试音碟,里面的内容各种都有。
说实话,怎么写耳机的音乐效果的确是个不太容易的事情,自从煲机之后几乎每天都要听上1个多小时,虽然感受颇深,却是迟迟无法下笔,不知是否能表达清楚。
首先听听女声——黄莺莺的《哭砂》。吐字清晰,齿音细腻,一叹三折,张力不错。再听听蔡琴的《渡口》,声音还是那般字字婉约,不过低音却显得下潜不足,弹性缺些韵味。最后是林忆莲的《伤痕》,高音靓丽,延伸很好。
然后是男声,欧瑞强的《偏偏喜欢你》,粤曲曲目听来,虽然是男声,却有些水润的感觉,娓娓道来,痴情不改。腾格尔的天堂,高低起伏,高音凌厉但却没有撕破的感觉,纵横驰骋却游刃有余。
此外还听了几首欧美音乐,感受颇深的就是声音的细节表现非常清楚,无论是Kari Bremnes的 柏林恋人,还是MEAV的 One Love,亦或低Toni Braxtor的 Let It Flow,声音宽松自然,可以感受到那种余音袅袅的感受。
总体感觉,在人声上表现很好,声音清晰,有回味,齿音细腻可辨,高音力度好且有弹性,略微不足的是低音下潜不够,弹性不足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,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,都可以感觉到里面歌手的感情魅力。
至于音乐,首先是一些歌曲的配乐,位置非常到位,无论是左、中、右都场景感十足,声音的立体感很强,解析力非常不错,无论是后台轻弱的伴奏,亦或有节奏的鼓点,无论声音大小,都历历在耳。尤其是每次歌曲的前奏,都给人非常通透、透亮的感觉。
大概是得益于动铁三单元的优势,在高音上表现的很有张力,比如Kenny G的 Going Home,把萨克斯的高亮表现的淋漓尽致,味道十足,全程一点毛刺都没有。
其实低音在乐器行的表现也不错,比如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,有段很长的前奏,那阵阵鼓声,还是有些力度的,下潜的位置比较适中,不至于太轻,也不会轰头。
除了试音碟,我还听了些欧美流行音乐,感觉非常美妙,美妙的很。那种靓丽、飘逸、有余味的感觉,是我喜欢的。
总的来说,1More四单元圈铁耳机,除了在人声低音略有不足外,其他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,解析强,细腻,高频亮、齿音控制好,位置感强,非常的带感,很适合在旅途,上班途中、闲暇之余欣赏音乐。至于是不是适合HiFi之用,抱歉不是发烧友,实在无法判断。

1MORE 四单元圈铁耳机 直接购买 1MORE 市场参考价 ¥1299
- 解析强,声音细腻,有韵味
- 齿音清晰,控制好,高音延伸好
- 总的感觉非常通透,透亮
- 包装精美,配件丰富
- 耳机设计外观漂亮,专业感强
- 人声低音下潜不足,弹性有欠缺
- 线控不是适合所有耳机
- 价格略高
-
外观:10.0
-
性能:9.0
-
价格:9.0
热门评论
最新评论